昔日板橋話源由【二】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撰稿 陳其發 

林成祖墾殖時期乾隆十五年1750~道光二一年1841

n      乾隆十五年1750漳浦人林成祖自大甲遷往深坵莊(今深坵、埔墘)漳人廖富椿入墾

n      乾隆十九年1754埔墘福德宮建立

n      乾隆二十三年1757清令平埔族原住民習漢俗、從漢姓

n      乾隆二十五年1760放寬渡台禁令

n      乾隆二十九年1764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已不載擺接社,而擺接堡內,由乾隆五年(1740)之擺接一莊增至三莊分別:擺接莊、新埔莊、廣福莊。

n      嘉慶十四年1809中北部漳泉械鬥。

n      道光二一年1841据「淡水廳志」統計當時擺接堡人口為二萬六干九百一十七人,但實際數字應不祇如此。

n      道光二七年1847林國華、林國芳建枋橋弼益館,為林本源經營枋橋之始。

 

林成祖入墾擺接堡考

n      據上文擺接於乾隆五年成莊,十三年已成堡,二十二年已有擺接東、西堡之分。土地之闢墾,莊村之增加,真有一日千里之勢。而始闢擺接地區以至成莊者,是否即林成祖其人?抑另有其他大墾戶?因不見原始贌地山胞古契,或政府墾單,頗難遽下定論。

n        雅堂先生臺灣通史,功在史乘,自屬定論。然事屬初創,資料缺乏,疏略之處;猶如大輅椎輪,亦所難免,不足為先生病也。

林耀山先生口述林成祖故居

n      林成祖出自安樓距離攀龍林氏祠堂不遠,在一片龍眼、荔枝樹環繞之下,有一座破敗荒廢的老宅,名叫「安樓」,這便是林成祖渡台前居住過的祖屋。 祖屋佔地約四畝,已沒有房頂,除屋後的圍牆基本倒塌外,其他圍牆保存較為完整,牆高且厚。圍牆內已雜草叢生,看不出分布情況。大門邊上有一處石碑上刻著「雍正戍申年間建」的字樣還依稀可辨。這棟樓稱為「安樓」,從前有人住,直到前些年才全部搬走,實在太老舊了。記得小時候這裡門口有兩個石獅,門上還有寫著「安樓」的石碑,現在都不見了。林豐正回來時也來看過,表示希望將此樓重新修葺,闢為「林成祖紀念堂」。 祖屋的周圍還有幾棟類似荒廢的房子。林耀山說,以前這裡是村子的中心地帶,但現在這裡到處種植著果樹,幾乎變為果園了。

n      開墾板橋的第一大功臣
(一)林成祖之名號:'林成祖',是以在台灣的福建漳浦林氏移民為主組成的墾號,它最知名的墾首是林天成,本名秀俊,字茂春,是福建漳浦縣人。林天成出身農家,自小務農,身材魁梧高大,懷有遠大志向。清初,台灣北部剛開闢。林天成于乾隆初到台灣,由一個農家子弟,發展為開墾板橋的第一大功臣、板橋平原最大的墾首,後人於是以林成祖'尊稱他。

n      林成祖的拓墾事業
(二)林成祖來臺與開大甲圳林成祖的拓墾事業是從大甲開始的。他用家鄉朋友資助的幾百兩銀,在大甲承租'番田'耕種,除自己辛勤勞作外,還招佃幫耕。由於土地肥沃,一年兩熟,收入逐漸增加,家資日益富裕,他又招佃開鑿大甲圳,引水灌田,年收穀子上萬石。

(三)墾擺接之年:大安圳之開墾相傳一:  乾隆中葉,林成祖的開墾事業擴展到擺接堡和興直堡,包括現在的板橋、中和、永和全部及土城、新莊、二重、三重和五股的部分地區。當時板橋大部分屬平埔族擺接社所有。林成祖對這塊肥沃平原的開發,首先遭到平埔族人的反抗和阻撓。開墾不得已中斷。這時,正逢擺接社發生流行性傳染病,許多人不治身亡。林成祖會看病,救了很多人。番社頭目非常感激,就把女兒許配給他。於是,林成祖取得了土地開墾權。林成祖夫婦合力經營土地開墾,擺接社的平埔族人也和漢人雜居通婚,漸漸接受漢人文化。

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「雷朗族」該支原住民生生較為兇悍,以政於整個擺接一蒂的拓墾,遠較大嵙崁溪(今大漢溪) 對岸的新庄(今新莊) 為晚。

相傳二:林成祖入墾板橋平原時,首先遭到平埔族人的反抗和阻撓。這時,平埔族發生流行性傳染病,許多人不治身亡,惶恐萬分。林成祖權充醫生,親赴社地施醫,救活很多人。番社頭目感念在心,敬之如神,就把女兒許配給他,林氏子孫多稱之為「番祖媽」。於是,林成祖取得了土地開墾權,夫婦合力經營土地,擺接的平埔族也和漢人雜居通婚,漸漸接受漢化。板橋平原很快發展成漳州移民為主的漢人農業社會。

(四)林成祖入墾擺堡之範圍:

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雅堂先生臺灣通史林成祖本傳云:「成祖稟知淡防廳,自備餉寮,設隘寮。東至秀朗溪,西至擺接溪,南達擺突突,北及武朥灣。早夜巡防,害稍戢」。

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墾區已遍達清代初時之擺接堡矣。又云開鑿永豐圳。永豐圳亦見淡水廳志卷三水利項記載:曰:

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永豐陂圳在擺接堡,距廳北(指今新竹市)一百二十里。圳長五里餘,業戶林成祖等鳩佃所置,其水鑿石孔,穿尖山,自暗坑口接引青潭大溪水流,至南勢角、枋藔莊,溉田一百九十餘甲。

大安圳水源引大漢溪、橫溪、龍泉溪三溪水,源頭於土城現北縣昇華園山下

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板橋平原很快開發成漳州移民為主的漢人農業社會。開墾的荒地還必須有配套的水利灌溉系統。林成祖開始籌劃開鑿大安圳。大安圳引大漢溪水經土城等地,向東北流入板橋南邊的四泮頭,分為四大股,灌溉板橋絕大部分田地,面積達一千多甲。圳長三十多里,寬二丈多,經過旱溪的渠道,埋設土管在溪底。可是一遇洪水,土管就被沖毀,屢修屢毀。林成祖毫不氣餒,苦心經營,經多年奮鬥,終於修成。整個工程耗資十多萬兩銀,林成祖投資五萬多兩銀,其餘則由其他墾戶和佃戶合股投資。接著,林成祖又出資開鑿永豐圳,穿山引水,灌田數百甲。水利的興修,使林成祖的土地經營更加卓有成效。到乾隆末,林家經營的土地,達到新莊、新埔、後埔,枋寮、大佳臘等廣大地區。年收穀子十多萬石。因此,林成祖蓋了很多公館、倉庫,收租堆放稻穀。

據《臺北縣志》大事記錄:

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乾隆二十年乙亥,公元一干七百五十五年,是年,擺接堡林或成祖鑿大安圳,引橫溪之水,寬二丈四尺,經柑林陂、員林子莊、清水沆(今土城)等地,直走彰和莊(今中和) 及港子嘴(今板橋) 一帶,長十餘里,灌田一干八百餘甲。」「民國五年日本大正五年,公元一干九百一十六年十二月,重修塯公、大安、後村三圳水道。」

另大安圳在《淡水廳志》中的記載:

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大安陂圳在擺接堡溪東,距廳北一百一十里,圳長三里餘,一帶旱溪,陂植樹顧圳。業主林成祖等鳩佃所置。其水自三叉河二甲九。王鴟鴞山下透九芎林引入大徒門。至陂下分圳寬二丈四尺,長十餘里灌溉大安寮。至港孚嘴庄等田一干餘甲。」

山田伸吾《臺北縣下農家經濟調查書》:

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大安圳」是灌溉「擺接堡」大半水田的一大圳,是乾隆年間本地墾首林成祖所開墾的。....水源在媽祖田口的一大深淵,以堅固的突堤,流經「頂埔」、「柑林陂」、「冷水坑」,滋潤這一帶的水田。至「四汴頭庄」分支四流,跨越「廣福、新埔、陂仔墘、埔墘、芎蕉腳、水尾、牛埔、山腳、二十八張」各庄,細渠縱橫,灌溉水田約千餘甲。

《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會誌》記錄如下:

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大安圳創始於乾隆元年,由板橋市民林成祖及其他業户出資興建,自大漢溪支線三峽河右岸媽祖田築堰,取水灌溉土城、板橋、中和范農田,灌溉面積一、六七二公頃,幹線全長九、八OO公尺,因建設當時未臻完善,嗣經两次改修,始粗具規模。」

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大甲承租「番田」耕種,家資日富,於是招佃開鑿大甲圳,引水灌田,年收穀上萬石。其後拓展至擺接,林跳氏所藏《林氏祖譜》:「康熙年間來臺,初居德化里(今台中縣大甲),後移入內港開闢擺接十三莊。」擺接大部分土地仍屬平埔族所有;當時在靠近山區的地方,有著另一支為人類學論所指稱的「雷朗族」所蟠據

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開墾荒地必須有配套水利灌溉系統,林成祖開鑿「大安圳」與「永豐圳」,其中「大安圳」的開發,工程浩大,功勞犖偉。「大安圳」是引「大嵙崁溪」(大漢溪)支流「三峽河」之水,經「土城」等地,向東北流入「板橋」南邊的「四汴頭」,分為四股,折而北北東向,圳路長度,不計支線共九八二二公尺(相傳約三十里),灌溉板橋平原大部分田地,面積達一千多甲。凡經過旱溪的渠道,便用「涵管」埋在河床下過溪底;可是一遇洪水,「土管」就被沖毀,屢修屢毀;林成祖毫不氣餒,苦心經營,經多年奮鬥,終於在乾隆二十年(1755)完竣修成。整個工程耗資十餘萬銀,林成祖投資五萬多兩銀,餘則由其他墾戶和佃戶合股投資。水利的興修,使林成祖的土地經營更加卓有成效。到乾隆末,林家經營的土地,達到「新莊」、「新埔」、「枋寮」、「大佳臘」等廣大地區,年收穀十多萬石。

林成祖之擺接居處

n      林成祖闢地之公館,見諸記載及傳說者,共有五處:據林跳氏支譜,有深丘公館,成祖之三子,海文居之。有新埔公館,次子海籌居之。有後埔公館,長子海廟居之。有枋寮公館,見前引乾隆三十六年「雷朗等番業戶土目東義乃」佃批。有西盛倉庫,見臺北縣志開闢志第二十六章新莊鎮。而林成祖之擺接居處,連氏通史林成祖本傳及其家族之世代傳說,均謂居深丘,即今板橋市之深丘里一帶。是否自德化社(大甲)遷來,則無可考矣。【現在板橋車站後面的後埔街一帶的林公館,是林成祖早先的故居地,後來成為長房公廳。】

n      林成祖拓地日進時,因為住宿及收租囤糧之必要,遂到處建有公館、倉庫:

n      林成祖公館─祠堂

n      (1)板橋後埔是大公館,大房所有。今四川路一段八十七巷六十號。目前僅留殘破的庭院以及古厝一棟(今稍整修),八十餘歲的林連鶴老太太說明該處為林成祖開基故居,後來成為長房公廳,而大部分的林家子孫都已搬離,散居各地。

n      (2)新埔是二公館,今國光路一九七巷四號。民國七十七年重修,額「林成祖公館祠堂」,掛有二房後嗣林豐正「祖澤耀光」及祭祀公業「大夫第」紀念匾,旁為「九鯉湖仙公祖廟」,據林成祖後代子孫林富進說明,仙公祖為當年林成祖從唐山恭請奉祀。

n      (3)深丘(坵)是三公館,已無跡可尋。當時尚有枋寮公館、西盛倉庫等,可以想見林家之富。

大安圳轉讓---(軟埤維修)

n      大安圳的興修,帶動板橋平原農事大興,田園興旺,也給林家帶來滾滾財富。但是,水圳的維修花費也相當浩大,成了林家一項沉重的負擔。林成祖的長子林海籌為維修大安圳,不惜傾鉅資,有時甚至典賣土地籌資修圳,到了林家第四代孫林步蟾,維修工作終於無力繼續,只好將水圳的所有權轉讓給林本源家族(林國芳)。板橋的發展,進入林本源時代。

        

n      板橋市地區之開闢,始於康熙末年,已有史實可證。林成祖入墾於雍正時期,雖無直接史料可稽,而考諸舊有傳說,實極有可能。迨大安圳開鑿以後,開闢益速。至嘉慶以後,已野無閒田,村莊煙火相望。然為豐樂之農村性質,尚未形成街市★據日人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詞書,當時本市板橋街區,有土名崁仔脚處(在今接雲寺北方一帶),僅建有二、三草店。其下有小溪(即今名公舘溝或湳仔溝者),為便行人,架木板為橋,閩南音「枋」與「板」音似,因俗稱其地曰「枋橋」。相傳橋長約二丈有奇,為「枋橋」通新莊之要道,至今老人尚能指其建橋之所,即在接雲寺之名前方★

n      今板橋市區之開闢,林成祖之功業為偉。相傳開闢伊始,備嘗艱苦。林海文支族譜云:

n      成祖初闢,蕃人蜂起反抗。鬬爭拒墾,常被其害。

n        遲遲難進,不能如意,陷於苦楚。終告停休。倏忽各社疫症滋漫,死者甚多,淒涼慘絕,驚恐萬分,成祖知良機已到,親赴各社,代施醫藥,撫恤護病,致力救治,甚有功效。滅除惡疫,蕃人皆感護救之恩,尊之如神,敬之如父,聽從順服,不敢反抗。於是漢、蕃兩族,互相融協,盡力開墾,拓地日進,遂墾擺接全堡。

n      類此傳說,至今老人,尚樂道之。或云林成祖本精於醫,愈「番」之疫,「番」感其德,乃獻地成祖云(臺灣風物第十七卷第五期板橋鎮鄉土史座談會紀錄,朱驕陽先生語)。

n        林成祖家族之開闢事業,至乾嘉之際,已非以前之盛,似與林案不無關係。且大安圳屢崩,花費浩大,乃致林成祖家族之墾業,漸歸蕭條。今板橋地區,於乾嘉之際,始終未能再進一步,形成街市,此為主要原因。

大安圳開闢之影響

一、人口的變遷與聚落的發展:

         1.人口的變遷

         2.聚落的發展

二、對農村經濟之影響

         1.土地制度的轉變

         2.農業生產結構的改變

三、對農村社會的關係

         1.水利糾紛

         2.宗教信仰(公匠先賢、水官大帝、土地公)

n      本市地區之漸形成街市,已晚至道光以降,與林本源家族之移居枋橋,關係殊大。故自林本源家族遷居枋橋之後,其地區始有更新之發展。揆其原因,有以下數端:

n      (一)道光二十七年,林本源家族,於崁仔脚建弼益舘,以為存藏租課之所。

n      (二)今板橋市區較大之古老廟宇,莫不與林本源家族有關。

n      (三)道光以降,淡北械鬬連年,尤以咸豐時期為甚。

n      (四)當時臺北地區之艋舺,已為全臺三大都市之一。有一府(臺南)、二鹿(鹿港)、三艋舺之譽。日人據臺之後,林本源家族,多先後內渡,而湳仔溝水運漸次淤積,枋橋市況,亦漸次衰微,不復以前。而板橋再次之發展,須待光復以後矣。

板橋平原中元普渡

n      每年農曆7月15日中元普渡,接雲寺祭典盛大,盂蘭盆會有:「三官斗」、「天官斗」、「地官斗」、「水官斗」、「大士斗」等,歷年來三官(天、地、水官)之「斗首」多由爐主及地方有錢有力人士輪流認捐產生,然而;「大士斗」卻一直由開發「板橋平原」的林成祖的後嗣出任「斗首」,屢求不得替換。林成祖的「大士斗」,斗燈高大美觀、造型華麗,與一般斗燈不同,上貼紅紙書曰「林成祖祭祀公業」。

林俊宏說:林成祖的「大士斗」,清朝即開始,三大房必須每年輪番負責三件大事:農曆514日林成祖忌日、清明節內湖掃墓、中元節接雲寺拜斗。其間恭送、迎回以及平時保管斗燈,乃年度大事,經費由當年各房出款、祭祀公業補貼。例如89年即由二房輪值當番,斗燈便放置於國光路二房公廳:『林成祖公館祠堂』。 

林成祖之逸事:

n      雅堂先生《台灣通史》本傳記載,林爽文事件,謂:「林爽文之役,彰、淡林姓多株連,成祖亦逮京問訊,次子海門,素有才,携鉅金,入京謀救。漳浦蔡新為太子太傅,方重用。海門以鄉人禮見,新嘉其孝,留之家,妻以女。成祖得免,還其產。途次,海門溺水死」。據林氏族譜及神主記事:皆云生於康熙三十八年已卯閏七月十五日未時。卒於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五月十四日午時。

有出入的歷史?

n      乾隆五十一年,台灣暴發林爽文起義事件。板橋地區大批漳籍移民響應。乾隆五十三年,起義被清廷鎮壓,板橋漳籍林姓大多遭受株連。林成祖因此被捕入京。他的次子林海門帶鉅款赴京營救,申訴冤情,使成祖得以免罪獲釋。

n        林成祖返回台灣,雖已是古稀之人,仍每日農耕不息,新辟土地。有人勸他休息,他說:我生長農家,義當食力,何可坐而燕安?況此為國家之地,久置荒蕪,開之亦足生利。'由於他的悉心經營,林家擁有的土地達數千甲,成為一方巨富。

n      該段之敘述與史料年代評有出入,因林成祖卒於乾隆三十五年(西元1770),林爽文事件發生乾隆51(西元1786),該墓已列為國家三級古蹟。(舊宗路)(林爽文,原籍福建漳州平和縣,台中大理杙庄(今台中大里)墾首,頗有家產,乾隆51(西元1786)諸羅縣械鬥連帶爆發起義,天地會黨(成員多基層農民)投靠林爽文,攻破彰化城,建號「順天」,進攻諸羅,再攻府城失利,53(1788)為福康安擊退,餘眾北逃,在老衢崎(今竹南)被捕,解送北京處死。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pa22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